2025年3月21日下午14:00 - 16:00,在微影星火数字传媒产业学院的支持下,影视传媒学院特邀云南广播电视台娱乐频道节目部主任、一级导演(编导)余磊,开展了主题为“AI赋能下传统媒体——技术重构、行业转型与人才培养新范式”的讲座,深入探讨AI时代广播电视专业发展方向。
此次讲座主讲人余磊在广播电视领域经验丰富,制作的节目多次在国家级、省级评选中获奖,还承担过诸多重要项目的评审和评委工作。讲座听讲人员为影视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、影视摄影与制作、录音艺术、广播电视编导在校学生。
讲座分为传统媒体的困境与转型、编导专业的新定位、编导应具备的核心素质、AI时代编导的新技能和AI工具的应用与展望五个主题。讲座中,余磊指出传统媒体正面临收视率与广告收入下滑、新媒体竞争加剧等生存危机,而与新媒体融合是必由之路。AI技术在内容创作、运营效率提升等方面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助力,如快速生成创意文案、提升传播效果等。
随后,在广播电视编导职业定位方面,余磊纠正了“编导是导演2.0”、“编导是技术控”等认知误区,提出编导应作为政治把关人、艺术创作者和生产管理者的三维定位模型。他强调,编导要具备高度政治敏感性,确保节目内容符合政策要求;要扎根艺术创作,产出有思想深度的作品;还要负责节目生产流程管理,保障节目顺利制作播出。
对于编导应具备的核心素质,余磊从政治素质、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阐述。在政治素质上,编导需具备政策敏感、舆情敏感和文化敏感,并通过建立“政策资料库”等方式培养把关能力。业务技能方面,编导要掌握拍摄与剪辑能力,具备艺术审美与画面感知能力。在AI时代新技能方面,余磊表示编导需掌握专业理论知识,熟练运用各类AI创作工具,如ChatGPT、StableDiffusion等,同时要具备编写高质量提示词的能力,以提升创作效率和质量。他还强调了创意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,鼓励编导利用AI生成创意,探索虚拟镜头和场景等新技术。
讲座最后,余磊展望了AI工具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前景,同时鼓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拓宽就业视野,不仅局限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,自媒体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天地。
本次讲座不仅为学生注入AI与传媒融合的理念,更通过行业一线经验赋能学院教师教学改革。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关注“AI+影视”,谋专业建设长远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