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专业简介
昆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于2014年9月招生。该专业主要围绕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,注重融合媒体事业的发展需求,学院拥有国内先进数字传媒实验集群,包含全媒体演播中心、录音实验室、影像编辑实验室等多个专业实验室,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。旨在培养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新闻采访写作、编导、摄录、播音等基本业务技能,以及纪录片制作,电视节目策划、制作、评论、分析能力,同时注重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能够在融媒体机构以及其他传媒、企事业单位从事采访、报道、拍摄、编辑、主持、策划、管理等工作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,以国家政治、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,旨在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,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,根据广播电视发展需要,培养具备广博的知识面,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,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、社会责任感、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,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、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、编辑、拍摄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人才。能够在各级融媒体中心、广播电台、电视台和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、现场报道、策划编排、节目主持等工作的优秀融媒体新闻传播专门人才。
三、专业特色
昆明传媒学院的广播电视学专业,主要依托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、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,形成了“立足本土、融汇多元、实践赋能”的专业特色。地域基因+传媒技能的深度融合,通过“民族文化资源+边疆传播视角+在地化实践”的三维塑造,培养能够用现代传媒技术传播云南多元文化的应用型人才,与北上广院校形成错位发展,凸显“小而美、专而精”的特色优势。
(一)扎根云南民族文化,打造地域化内容创作
云南拥有25个少数民族,专业课程中融入民族影视编导、非遗文化纪录片制作等方向,引导学生挖掘彝族、白族、傣族等民族文化题材,如传统节庆、手工艺传承等,培养“用影像讲好云南故事”的能力。 利用云南丰富的自然景观(如丽江、香格里拉、西双版纳),开设旅游节目策划、生态纪录片拍摄等课程,结合当地文旅产业需求,培养“文旅+传媒”复合型人才。
(二)实践教学与在地资源深度联动
与云南广播电视台、昆明影视拍摄基地、地方融媒体中心合作,提供实习机会;学生参与“七彩云南”文旅宣传片、民族节庆直播(如傣族泼水节、彝族火把节)等项目,积累实战经验。 组织学生深入民族村落(如大理喜洲、红河哈尼梯田)进行采风,将田野调查与影像创作结合,强化社会观察与人文关怀能力。
(三)技术赋能与融媒体创新
结合短视频风口,开设乡村非遗短视频创作、民族文化IP孵化等课程,利用抖音、快手等平台推广云南文化。
(四)课程体系强化“采编播一体化”
结合云南特色设计综艺栏目(如《云味》《民族印象》);关注云南跨境民族地区的媒介传播与社会治理。另外,在跨学科融合这个方面,可以与音乐、舞蹈等艺术专业联动,培养学生在节目策划中融入云南原生态艺术元素(如傣族孔雀舞、纳西古乐)。
四、主要课程
新闻学概论、网络传播学概论、非线性编辑、电视节目制作与实践、融合新闻学、数字摄像技术、中外新闻史、广告原理与实务、视听语言 、纪录片创作、影视剪辑与实践、图像处理